老中医肖学忠教授讲面瘫:面神经炎”或“贝尔麻痹”:中医称“口眼歪斜症”。是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的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。病因不明,特征为一侧面表情肌发生急性麻痹.
簇蓼鳝血治面神经麻痹
[方 剂]
蔟蓼草(又名丛枝蓼、火红辣蓼、辣蓼)、鳝鱼血各适童。
[制用法]
将蔟蓼草捣烂,取一半炒热备用。然后将鳝鱼血涂布于患侧面部(如左侧口眼歪
斜涂右侧面部,右侧涂左侧),待鳝鱼血干后,即将炒过与未炒过的蔟蓼草混合拌匀敷在涂有鳝鱼血的部位,每天换l次,直到痊愈:一般在敷药10--20 分后,患侧面部即有牵拉感,用药一天症状即有所减轻。治疗短的3天,长的7--8天,一般为5天。
[疗效]
治疗25例,除1例因用药第2天自动放弃治疗外,其余24例全部治愈。
[验证]
林X,女,56岁。口眼歪斜已7天,经中药大秦艽汤、牵正散及西药治疗无效。
诊见:口眼右斜,左眼不能闭合,眼泪外溢,口涎淋漓不断,语言失利,前额皱纹消失。用上方治疗,首次敷药20分钟,患侧面部即出现强烈牵拉感,连用5天,病愈。随访6年,无复发。
[疗 效]
治疗500例,痊愈443例,显效34例,好转8例,无效15例。
验 证]李xx ,男,58,1983 4天前发现口眼歪斜,服中药3 剂未
效。检查:口眼鼻嘴唇等明显左侧歪斜,右眼睑裂变大,右口角下垂。诊为周围性右侧而神经麻痹。照以上方法,服药5剂后痊愈。
蒲氏番蜜膏治面瘫
[方剂]
番木鳖(即马钱子)500克,白蜜适量。
[制用法]
将番木鳖加水3600毫升,煮沸20分钟,趁热刮去外皮,取净仁切片置瓦上文火
烘酥,研筛为细末,白蜜调为稀糊状,文火煎熬15分钟,待温备用。将药膏涂患侧面部(向左边斜涂右侧,向右边斜涂左侧),厚约0.2 厘米(口、眼部不涂),用纱布覆盖,每日换药1次。搽药处3--5 天发生奇痒,6 --8 天出现粒疹,9--14 日若疼痛剧烈,则为病愈先兆,即可停药。
马蓖散贴穴治面瘫
[方剂] 马钱子5粒,蓖麻子10粒。
[制用法]
将两药去壳取仁,粉碎为末,均匀混合后,用0.2克涂在小块伤湿止痛膏中央,贴在患侧。第1次贴翳风、颊车穴;隔日贴听宫穴、地仓穴,就此4 穴轮换。
[疗效] 治面瘫有奇效。
[验证]
贾xx ,女,15岁,1983年10月3日诊。面部疼痛,瞪目不闭,露齿流泪4 余;眼、口角左斜。用“马蓖散”贴穴,4次痊愈。
复方天牛膏治面瘫
[方 剂]
天牛虫286克、川芎、当归各500克、黄连600克、黄丹360克。
[制用法]
将天牛虫研细过120目筛备用。再将川芎、当归、黄连与食用植物油2500ml
,同置锅内煎枯,除渣滤过,熬至滴水成珠,另取黄丹,加人油内搅匀,收膏。取膏用文火熔化后,加人天牛虫粉搅匀,分摊于纸上即得。每张药膏重2 克,含天牛虫粉:0.2 克,料可制1450张。同时取患侧听宫、下关、翳风为主穴,颊车、太阳、大椎穴为配穴。选定穴位后,将膏药加湿熔化,每个主穴贴1 张,配穴视病情加减。每5天更换l次,为1疗程。总疗程不超过35天。
[功 效]
疏风活血,通经活络。
[验 证] 治疗315例,痊愈率为78.41% ,有效率95.24。无效15例,显效35例,好转18例。
治膏治面瘫神效
[方 剂]
牙皂、潮脑各30克,麝香0.3克。
[制用法]
将牙皂研为细末,与潮脑、麝香同研和匀,加麻油适量,调和成糊状,装瓶备用。用时取上药膏适量,于临睡前涂敷。先用温肥皂水洗净患侧面部,再将上药敷于地仓至下关穴之间,宽约1横指,用纱布固定。次日清晨取下。每天l次,至愈为度。
[功 效]
祛风通络。
[验 证]
治疗3例,均痊愈。
Copyright (c) 2008 - 2018 太白草医药之星--肖学忠 版权所有
周一、周三、周五上午坐诊陕西大华医院 预约面诊:15802995344
陕西中医学会草医药专业委员会-陕西中老名医-知名老中医-专治疑难杂病中医专家